承德日报讯(记者徐微微)近年来,承德市始终践行“人社工作为人民”的发展理念,致力打造有温度的人社服务。为推动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,市人社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精准锚定工伤保险服务的发力点,持续优化服务流程,创新服务举措,全力提升服务质效,为群众撑起一把坚实的工伤保险“防护伞”。
广宣政策,筑牢安全防线,让安全意识“入脑入心”。该局大力拓展政策宣传覆盖范围,增强全市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,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,推动安全理念实现从“要我预防”到“我要预防”“我会预防”转变。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工伤保险政策宣传矩阵,线上通过政府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工伤保险政策信息,线下通过开展“社保服务进万家”活动,深入企业、社区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将工伤保险政策送到群众身边;组织企业用工培训,举办劳动保障权益宣讲和知识竞赛,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提高群众对工伤保险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,让工伤保险政策深入人心。
精简程序,规范办理流程,让群众办事“省心省力”。该局以群众放心为着力点,紧紧围绕“程序规范化、人员专业化、依据标准化、结论客观化”的工作目标,对工伤认定程序进行持续优化,对工伤认定、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佐证材料进行全面规范梳理。同时,简化办事流程,规范办事指南,精简办事材料,缩短业务办结时限,提高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效率,确保工伤待遇及时审核、及时支付。此外,坚持依法依规、公开透明办理每一件工伤认定案件,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,为工伤保险基金上“牢”安全锁,让群众办事更加放心、安心。
细化服务,创新服务方式,让群众体验“贴心暖心”。该局从便民利企角度发力,在创新服务举措上持续发力,边实践边总结、边探索边推广,不断细化优化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流程,让职工群众享受到就近能办、就地可办、少跑快办的人社服务。针对高龄伤残、行动不便、异地居住等特殊群体,特别开辟了工伤认定“绿色通道”,推出上门鉴定、委托鉴定等多元化服务方式。同时,畅通工伤认定文书邮寄通道,确保精准安全送达,方便距离较远的企业与个人申报工伤,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群众在办理工伤保险业务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贴心。
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