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军迷拍摄到中国解放军9月3日阅兵彩排照片,显示歼20S已身披标准空军灰蓝涂装,这标志着其可能已正式服役,成为空军作战序列的一员,并可能参加9月3日的大阅兵。
歼-20S自2021年10月首次公开亮相以来,从最初的神秘到如今的实战化部署,每一步进展都受到全球防务领域的关注。这款战机凭借什么敢称全球五代机第一?为什么能让美军对其量产速度感到担忧?
歼-20在发展初期搭载的是俄制AL-31F发动机,这套动力系统与苏-27所用型号相同,缺乏矢量推进能力,最大推力仅12吨,与美俄顶尖航空发动机相比存在明显性能差距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2018年中国成功研发了涡扇-10C矢量发动机,彻底摆脱了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,使歼-20A具备了更强的机动性,自主量产也让产能大幅提升,年产量突破100架。
歼-20S搭载的涡扇-15发动机,在动力参数上全面超越美军F-22的F119发动机、F-35的F135发动机以及俄军苏-57的117S发动机。作为全球首个量产的双座型第五代隐形战机,中国在这一领域率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当F-22、F-35、苏-57还在坚守单座布局时,中国设计师已经预见未来空战中无人僚机的重要性。
重型隐身战机如歼-20和F-22A为了追求顶尖空战性能,在机身设计上需要优先满足气动布局和动力系统的需求,压缩了内部油箱和隐身弹舱的空间。因此,虽然它们是重型机,但实际能携带的武器数量和燃油量与多用途定位的F-35相当,未能在载荷上体现绝对优势。
为弥补这些限制,无人僚机概念被提出,利用高速战术数据链让有人战机指挥多架隐身无人机执行侦察、突防、打击等高风险任务。歼-20S的双座设计使其在空战中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和任务灵活性。前座飞行员专注于驾驶和空中机动,后座飞行员则负责战术指挥、武器系统控制、战场态势分析及电子战操作,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。
歼-20S的航电系统经过全面升级,与无人僚机形成无缝衔接的信息网络,甚至能让无人机承担移动雷达站的角色。面对美军萨德防空系统,它可以先派无人机吸引火力,自己则从侧方突袭。当遭遇敌方隐身战机时,无人机群能形成包围圈,迫使对手陷入困境。
这种人机一体化的作战模式比美军F-35A正在推进的忠诚僚机概念更贴近实战应用需求,也比以色列F-35在中东战场的实际作战方式更具先进性和体系优势。美国不得不承认,歼-20S已经走在了前面。
随着歼-20的服役数量突破200架,年产量攀升至120架以上,若持续生产至2030年,其总规模将逼近1000架。相比之下,美军的F-22仅量产187架,因事故坠毁5架,如今只剩182架;俄军苏-57受限于西方制裁,年产量仅10架左右,百架目标遥不可及。
大规模量产不仅带来成本优势,还形成不怒自威的战略威慑。在东海、南海等战略方向,歼-20可以与航母战斗群形成空地协同,构建起严密的防御网。在远海训练中,它们能为轰炸机编队护航,确保御敌于千里之外。
与美军现役F-35系列相比,歼-20在航程、载弹量和协同作战能力上具有差异化优势。当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重型隐身战机集群时,对美军在西太平洋等区域的制空权构成直接制衡,美军对此忧心忡忡。
从最初被质疑勉强摸到五代机门槛,到如今歼-20S成为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战机,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这款凝聚着中国智慧的空中利器将在2025年九三大阅兵上亮相,展现的不仅是先进的性能,更是民族在国防科技领域从追赶领跑的自信。
歼-20S的量产不是为了炫耀武力,而是为了让和平更有底气。毕竟,能战方能止战,敢战方能言和。
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